僑文化在“僑”文章中的分量有多重?

  汕頭因僑而立、因僑而興。在汕頭的歷史文脈中,“僑文化”濃墨重彩。

  對於汕頭來說,要做好新時代“僑”字文章,不僅要進一步加強海外華僑工作,團結廣大海外華僑共同實現中國夢,深入開展潮汕歷史文化、華僑歷史文化研究,亦是“應尋之路”。

  僑文化在“僑”文章中的分量有多重?在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30周年活動暨首屆潮汕歷史文化高端學術論壇上,全國僑聯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的一句話點出要義:“海外僑胞無論走到哪裡,身上都傳承着中華文化的基因,潮汕文化是燦爛中華文化中亮眼的那顆星,海外僑胞從潮汕走出去,他們傳承潮汕文化,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弘揚。”

  文:南方日報記者 余丹 見習記者 王涵琦

  以傳統文化為牽引 加強華僑工作,服務國家戰略

  “僑批”作為潮汕華僑史重要的歷史見證,具有特殊的地位。廣東省政府參事、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倫倫表示,作為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寄給家鄉眷屬的連帶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憑證。僑批是潮汕人,尤其是在海外潮汕人誠信的最好的證物,它不斷提醒着現代的潮汕人,誠信不會因為歷史而過時,而是每個人都應該繼承的優良品德,這是其現實意義。同時,僑批背後隱含着華人華僑漂洋過海、在異地艱苦創業的精神品質,同樣也是當下需要被關注與弘揚的。

  汕頭大學商學院教授胡少東對此也非常認可,他說,潮汕僑批網絡就是以鄉族關係建立起來的合作,以保證商業的有效運行,現實中也有很多企業走出去,在華僑團體的幫助下實現對外投資。如今,海外華人社會已經到了第三代、四代,未來要依託同鄉聯繫,加強與海外華僑華人的經貿合作,則需要我們加大力度對近代海內外合作的史料挖掘、研究和宣傳弘揚。

  如何利用好汕頭的僑鄉優勢,打好“僑”牌,講好“僑”的故事?廣東華僑歷史學會會長、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以及獨立學者李宏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提到不能局限於本地域、更不能局限於當下,必須要眼光長遠,發揚特區精氣神,大膽考慮、打造可持續的項目,久久為功。

  李宏新直言,汕頭應抓住機遇做好“僑”文章,或可藉助舉辦諸如“世界華僑華人大會”等活動,廣邀全球華僑華人蒞臨汕頭,打響汕頭僑鄉的知名度。同時建議,汕頭可以考慮打造頂級的潮劇院,走高精尖路線,演繹者及觀眾門檻要高,要打造潮劇乃至中國傳統戲劇的“地標”。“頂級劇場,是新時代僑鄉的展現,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成就的體現,更是涵養僑情的具體落實。”李宏新說,一方面可扶持潮劇這項非遺項目的傳承發展,另一方面可塑造成潮籍華僑華人返鄉的“打卡點”,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聯絡鄉情鄉誼。

  以僑鄉文化為紐帶 實現與華僑華人的精準對接

  在當天學術活動上,與會的嘉賓學者們都戴有象徵潮汕人敢闖敢拼、開拓進取精神的“水布”,對此,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陳景熙解釋道,水布作為潮汕僑文化的一種紐帶象徵,在東南亞當地社會仍有廣泛使用,此次選擇將水布作為禮物贈送給嘉賓,是為了展現出潮汕僑文化的世界性,以此加深文化傳播和認同感。

  如何利用僑文化加強和華僑華人的聯繫?陳景熙認為,當前海外華人社會已經更新換代,立足長遠的話,勢必需要密切和新生代的關係。“我認為一方面還是要保持和老一輩之間的密切聯繫,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僑鄉文化資源的保育,作為進一步發展與海外華人華僑社會新生代聯繫的重要資源。”

  陳景熙分析道,一方面可以把海外華人新生代“請”進來,通過邀請他們來僑鄉社會體驗祖輩所生活的環境來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增強他們作為華人的文化自信,以及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另一方面還可以主動地“走”出去,通過海外表演、學術研究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密切與海外華人新生代的聯繫。“在這方面,汕頭大學以及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作為專業化學術機構,可以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方面提供學術支撐。”陳景熙說,利用僑文化加強和華僑華人的聯繫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以及海外華人社會、團體來共同協作努力。

  而在當前探討如何傳承僑文化的話題中,張應龍認為首先要弄清楚到底要傳播什麼文化的問題。在他看來,海外潮人看待僑文化的內涵與我們不盡相同,他們更重視傳承潮汕家鄉文化。僑文化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具有不同的歷史年輪。老移民重視潮汕傳統文化,新移民踐行潮汕現代文化。僑文化對海外移民的影響會隨着時代而變化,應該採取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傳播潮汕僑文化。

  張應龍對如何把海外華僑華人“請”進來也表達了自己看法。在他看來,僑文化也存在不同時期之分,對待不同時代、年齡的華僑華人,需要針對性地向他們傳遞同時代的僑文化,才能更好地引發他們的共鳴和認同。“事實上,現在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他們接觸到的家鄉文化不是我們自以為的華僑文化,我們應該用他們所熟悉的家鄉文化去跟他對話,才能達到精準對接。”張應龍舉例,針對年齡較小的華人新生代,就應該揣摩他們的心理,在傳統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去策劃一些孩子們當下會感興趣的活動,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玩樂中潛移默化地被熏陶。

  以文化傳承為目的 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經過保育活化的小公園開埠區,近年來成為市民遊客品味潮汕文化的旅遊打卡聚集地,今年為期一個月的汕頭小公園國慶中秋嘉年華活動更是吸引了近百萬的客流量,充分展示了汕頭文化和旅遊融合的碩果。

  這麼一片具有豐富的文化、歷史、經濟價值的“寶地”,如何繼續將其轉化為可以觸摸的文旅產品,從而激活舊區,推動汕頭文化歷史不斷髮展,近年來也成為不少專家學者們研究的課題。此前,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博雅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謝湜和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博士后歐陽琳浩曾運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繪製小公園数字化地圖,這對小公園片區的保育活化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謝湜認為,小公園片區的保育活化除了在空間立面、外立面上進行古建築的修復和保護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發掘建築和街區的故事、文化、內涵。数字化地圖背後,其實就是小公園片區一個個連接在一起的“點”“線”“面”。他補充道,“線”和“面”在地圖上比較容易分辨,但是“點”的發掘需要透過地圖,進一步找到其歷史文化信息,這需要研究人員進行更充分的檔案和史料發掘工作。“這樣的工作,對於我們以後充實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文化保育都具有重要意義。”謝湜說,這同時能讓公眾更多地領略到老建築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喚起大家對這座城市的記憶、文化認同和思考。

  在如何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方面,獨立學者李宏新的觀點則更“接地氣”。今年國慶節前,有一個關於汕頭小公園國慶中秋嘉年華活動的H5作品,獲得高達35萬的瀏覽量,他初步估計,近300名文藝青年受此吸引,來汕旅遊。這更加堅定了他在“文旅融合”方面的見解。

  “如今一個美譽度遠比一百個知名度要更實際,文藝青年筆下的汕頭,有着獨具特色的解讀,對汕頭也是一種側面的宣傳。”李宏新說,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需要有外力的助推,更需要口口相傳的口碑,因此“文旅融合”要懂得藉助文藝青年的力量,利用他們的號召力,才能吸引更多外地遊客來汕頭旅遊,傳播汕頭聲音,講好汕頭故事。實際上,應該眼光長遠,以文藝情懷吸引天下客,而不要僅僅局限潮汕、粵東。”李宏新分析道,對比整個大陸腹地,汕頭的原生態海韻、架構齊備的民國建築群,以及中西融會底蘊深厚的族群、地域文化——潮汕文化,是文藝氛圍、文藝情懷的基礎。

  僑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資源,短期內的確可以成為開展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現實資源,但陳景熙認為“文旅融合”最根本的還是要立足文化傳承的角度。“我們之所以重視僑文化,是因為僑鄉是連接着東南亞海外華人社會與中國內地之間重要的紐帶和平台,實際上是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民心相通大業,也有助於推動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以及中華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社會上的提升。”陳景熙說,從這一層面上來說,僑文化傳承的意義是更加長遠、更有價值的。

  ■專家論道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春聲:

  打好“僑”牌,首先要樹立文化自信

  中國東南沿海有上千年海外貿易傳統,跨國活動早已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一部分。上千年來,潮汕的先輩就是在這樣複雜的制度環境中,充滿智慧地協調和利用各種制度,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社會之間,游刃有餘地發展着自己的事業和文化傳統。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春聲指出,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社會文化傳統裏面,有很多地方的文化制度和風俗習慣,包括講求商業信用的傳統、互相幫助的傳統,利用地緣和血緣等各種脈絡來維繫文化的傳統,依然存在某種跟現代商業制度、現代國際關係、現代國際政治關係相適應、相契合的因素,“也就是說,即使是被認為傳統的時代,我們的文化根基里也含有大量可以跟一個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因素。這些因素稱為本土現代性。”

  陳春聲認為,21世紀全球化時代,特別是到了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我們實實在在地可以從這樣的本土現代性中汲取到文化的養分。不但對中國人民有好處,對周邊國家的人民也有好處,這就要求學界做好人文社會科學中國化的工作。

  他表示,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樹立文化自信。其次,要認認真真地回到中國文化本身的脈絡中去,熟讀中國的經典著作,了解中國自己的歷史、制度,特別是中國人物質生活跟精神生活的精髓,需要細緻入微地做很多具體的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還要努力跳出教科書的框架,努力地葆有回歸中國文化本位,建立本土學術規範的初心,併為此不懈努力。”陳春聲說,人文社會科學的思想需要團隊的集體智慧,但是最後能提出真正有突破性、有長遠歷史影響的思想的,一定是極少數的思想大師。他期待21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也能出現像孔子這樣可以產生長遠的世界性影響的思想家。

  ■專家論道

  廣東省政府參事、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倫倫:

  創新創業要傳承好華僑精神

  “僑批的產生和發展史就是一部微縮的中外交流史,它是潮汕社會發展史的物證,折射出海外潮汕人的誠信品德。”廣東省政府參事、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倫倫近期正在做關於《僑批(銀信)的保護、活化利用現狀及其改善建議》的調研課題,在學術報告會上,他直言,當下研究僑批,就是要挖掘其背後的誠信內涵。

  林倫倫解釋道,僑批歷史從有文獻記載的清朝,一直到1993年,中間從沒有發現過有誤投或者漏投的現象。“有一些僑批只是簡單地寫上寄批人的名字和老家的村名,再寫上‘賢妻收’,僑批員就會送到他的家中。”他指出,這種信用是非常特殊的,誠信不會因為歷史而過時,這就是僑批在現代的指導意義。

  除此之外,林倫倫表示,現代創新創業,也可以從華僑身上獲得啟發。“潮汕人優秀的人文性格,在華僑華人身上體現得尤為深刻。”林倫倫說,潮汕俗語“吃到無,背起沙包過暹羅”,體現的是老一輩華人華僑為了改變貧窮的命運,漂洋過海去謀生的故事,在那樣艱苦的創業環境下還能打拚下一番事業,練就了潮汕人在海外敢創業、能創業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最具有現代意義的。如今,全國各地有200多個潮商會,在上海、北京都有潮汕人創業的身影,他們傳承的是過去老一輩潮汕人的精神。

  林倫倫認為,要想把這種精神傳承好,每個城市的側重點應該不同。例如汕頭作為具有海洋文化意義的對外開放的城市,就要主打“僑”牌。“這也是汕頭擁有全中國唯一的華僑經濟文化試驗區的原因,其意義就在於必須讓汕頭和過去一樣,利用好全世界華人華僑,特別是一千多萬潮籍華僑的力量,在這片熱土投資來共謀發展。”

  此外,林倫倫建議既要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工作,利用學術研究和文化教學進行交流傳播,同時也要發揮好商界的作用,更多地進行商業合作,讓海外華人華僑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吸引他們回到家鄉投資做生意,這才能加強華人華僑子女和祖籍國的聯繫。

  林倫倫還列舉了一個案例,一位華僑,其三代都為家鄉一所學校捐資。去世前,老華僑立下遺囑,要求把自己的骨灰埋葬在家鄉。兒子不解,老華僑回答道:“我的骨灰如果葬在家鄉,你們就得去看我,就還會回到家鄉。”原來,老華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保持子女和家鄉的聯繫。林倫倫說,這個案例非常生動地體現出華僑對家鄉的眷戀,以及對子孫後代與家鄉保持聯繫的期盼,因此,學界業界要多方面地建立和華人華僑的溝通和聯繫,不論是政府層面、學術層面、民間層面,還是學校層面,各種渠道都可以。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toptour.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民宿網-宜蘭民宿預定及空房即時查詢

珍珠奶茶原物料批發廠商一覽表

※各類招牌、海報、大圖輸出,急件製作施工!

, ,

Post navigation